在香港國際機場由地形引起的風切變及湍流
在香港國際機場由地形引起的風切變及湍流
黃秀霞、韓啟光
2015年7月
天文台的數據顯示,在香港國際機場升降的航班當中,每約500班便有一班報告遇上顯著的風切變,而每約2,500班便有一班報告遇上顯著湍流。其實,在香港國際機場發生的顯著風切變事件大部分是由受地形擾動的氣流所引起,主要在春末發生。香港國際機場位於大嶼山以北,當風從東或東南方吹過大嶼山時,便會有機會因受地形影響而引致下游出現風切變或湍流(圖一)。

圖一 由地形引致的風切變示意圖。受地形影響,經過山峽的氣流速度較快,而山勢正後方的風速較低。飛機經過該區時,可能感受到逆風的突然改變,因而遇上風切變。
近期由地形引致較為顯著的風切變個案發生在2015年3月5日 (圖二)。當天受一股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共收到了64班在香港國際機場升降的航班遇上顯著風切變的報告,創了近年來在没有熱帶氣旋影響本港下單日最高的數字。當天下午從天文台的激光雷達的掃描可見,地面正吹清勁至強風程度之偏東風,風向隨高度漸轉為東南,導致在大嶼山的下游 (即香港國際機場的正西方) 產生強烈的擾動氣流(圖三)。可以想像,從西面降落的航班有機會在著地前感受到風速或風向的急劇改變,即遇上顯著的風切變。

圖二 2015年3月5日香港時間8時的天氣圖

圖三 2015年3月5日下午天文台激光雷達之掃描,黄色虛線圈內顯示香港國際機場西面升降滑道正受到由地形引起的擾動氣流影響。
天文台所提供之風切變及湍流預警服務成功為當日全部64宗風切變事件作出預警(圖四),但受影響航班當中亦有一部分需要進行復飛,甚至轉往其他機場降落。是次風切變個案突顯低空風切變及湍流對航空業運作的潛在影響,以及利用先進遙感儀器作適時監測和預警的重要性。

圖四 天文台在2015年3月5日每小時所接獲風切變報告的數目
參考資料:
[1] 風切變及湍流預警
[1] 風切變及湍流預警